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掃碼下載APP

Fair3基金會機制深度解析:幣圈首個「去中心化保險」如何形成買盤飛輪?

2025-09-19 20:55
閱讀本文需 12 分鐘
一個新的嘗試正在引起社區關注:Fair3 Fairness Foundation。這是一個不依賴項目方、不依賴交易平台,而完全由社區自發建立的鏈上保險制度,它正在嘗試回答一個長期被忽視的問題:「當風險真正降臨時,我們到底能做什麼?」
文章來源:Fair3


在加密產業的世界裡,騙局並不新鮮。但這兩年,「跑路」的速度之快、方式之巧、受害者數之多,還是刷新了大眾對「Rug Pull」這個詞的認知。從 VC 加持的項目 Movement,到名人 Kanye West 支持下的 meme coin $YZY,再到近期悄無聲息消失的 Solana 項目 AQUA,投資者的資金像被打開的水龍頭一樣流走,留下的是一地雞毛與無力感。


根據 RootData 資料顯示,2024 年以來 Web3 市場共發生 260 起以上 Rug 事件,涉及金額超過 5 億美金。更關鍵的是,其中大多數受害者並沒有任何形式的維權機制。區塊鏈強調「代碼即法律」,但一旦涉及到項目方棄守、社交媒體帳號註銷、智能合約未開源等場景,普通用戶幾乎無從追責。


在傳統金融市場,風險對沖機制層層設防,而 Web3 雖然以「去中心化自治」自詡,卻往往在風險真正來臨時缺乏系統性的因應手段。計畫崩盤之後的應對,通常只是短期的社群安撫與善後補償,而非可以被複製和製度化的解決方案。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一個新的嘗試正在引起社區關注:Fair3 Fairness Foundation。這是一個不依賴專案方、不依賴交易所,而完全由社區自發建立的鏈上保險制度,它正在嘗試回答一個長期被忽略的問題:「當風險真正降臨時,我們到底能做什麼?」


這套機制不僅是一個「去貨幣化保險」,更可能成為一種新的行動貨幣驅動力,加密貨幣化保險」。


AQUA 事件後的去中心化保險實操


2025 年 9 月,一則訊息在 Solana 中文社群迅速傳開:AQUA 計畫失聯。該項目曾被譽為 Solana 上的「潛力環保賽道代表」,但在上線交易所僅三週後,團隊集體失聯、社區解散、Token 一夜歸零。


出乎意料的是,在專案方沒有任何補償動作的情況下,Fair3 基金會成為了第一個站出來為社群使用者提供保險的第三方。


根據官方公告,Fair3 啟動了總額 10 萬枚 FAIR3 的保險計畫。該保險計劃不僅要求用戶提供鏈上持倉截圖,還引入了「主賠池+公共池」雙軌結構,並根據用戶是否持有和質押 FAIR3 給予不同的賠付額度。所有流程全程鏈透明進行,保險資金來源則來自基金會先前固定注入的季度儲備金。


此機制的實際運轉,成為加密世界中罕見的「非專案方主導」賠償案例。它不僅帶來了短期的輿情逆轉,也喚起了業界對於「公共保障機制是否可能鏈上化」的全新思考。


基金會的核心邏輯:保險,但去中心化


基金會的設計核心在於補償那些遭遇不公不義的使用者。它要求受害者在事件發生時不僅要同時持有 Fair3 和受害項目的代幣,還必須將 Fair3 進行質押(Stake),才能獲得賠付資格。賠償金額由用戶的質押比例決定,最高可佔賠付池的 10%。同時,質押更多 Fair3 不僅意味著更高的保障額度,還能獲得治理權:5,000 枚以上可以投票,100,000 枚以上甚至可以提出賠償提案。換句話說,質押 Fair3 的過程,本質上等於買了一份保險單,而這份保單還能賦予使用者影響賠償結果的權力。


傳統意義上,保險由中心化公司提供,用戶繳納保費,事故發生時公司賠付。而 Fair3 基金會本質上是把這一模式搬到了鏈上,並做了三個關鍵改造:


鏈上透明:賠付資格通過快照驗證,避免事後補倉騙賠。


持倉掛鉤:賠付額度和投票權直接與質押的$FAIR3 數量綁定。


社群治理:是否認定某個事件為「賠付案件」,由持幣者投票決定。


結果是:買$FAIR3 並質押不僅是買幣,更像是買了一份「鏈上保險單」。


為什麼它不只是保險?


如果只是保險,Fair3 基金會最多算是「使用者的停損工具」。真正的獨特之處在於,這套機制天然和買盤邏輯綁定。


持有即保障:使用者必須質押$FAIR3,才能享有賠償資格。


持有越多,保障越高:大額質押不僅能提高賠付額度,還能獲得提案權。


治理綁定:5,000 枚$FAIR3 才能投票,100,000 枚以上才能發起提案。


換句話說,想被保護、想有話語權,就必須買入並長期質押$FAIR3。


保險與買盤如何形成飛輪?


這個機制的真正威力,在於它自然構建了一條「買盤飛輪」:


用戶買入並質押 Fair3——獲得一份保險,保證自己不會因 rug 事件而血本無歸。


使用者參與治理-持有更多的人,可以決定哪些事件進入賠償名單。


用戶獲得賠償-遭遇黑天鵝時,依質押比例分配基金會賠償池。


用戶追加買入-想提高賠付額度或治理權重,必須質押更多$FAIR3。


新用戶被吸引-看到基金會真實賠償案例,更願意買入 Fair3 獲得保險資格。


市值與能力共振-Fair3 價格提升,基金會賠付能力更強,進一步吸引更多用戶。


這是一個典型的閉環飛輪:


保險帶來買盤與質押 → 買盤與質押帶來市值 → 市值帶來更強保險能力 → 更強保險能力帶來更多買盤。


Fair3 與傳統專案的差異:真正的抗週期


多數加密專案的價值支撐在於「敘事」或「應用場景」,一旦熱度消退就面臨拋壓。


Fair3 的不同在於,它賦予了持幣者一個現實且長期的理由去持有:


即使沒有暴漲行情,質押 Fair3仍然有價值,因為它是用戶的「市場保險單」;


越亂的市場,保險價值越高,這與大多數幣種在熊市萎縮的邏輯相反。


因此,Fair3 更像是一種「抗週期代幣」。


潛在影響:Fair3 的長期 Holder 邏輯


這意味著,Fair3 有可能塑造出一種新的 Holder 結構:


短線投機客製化器,但將那些真正留下的保護工具作為使用者留下來的行為。


機構和大戶可能更願意長期配置,因為他們在市場波動中最需要兜底機制。


散戶則會因為「買 Fair3 = 買保險」的直覺邏輯,而自然形成持倉。


當代幣的買盤動機從「博弈價格」變成「對沖風險」,它的 Holder 結構就會更健康、更長期。


面向專案方:公平保證金機制的引入


除了用戶,專案方也被納入飛輪。


基金會推出的「公平保證金機制」,允許專案主動購買並質押 Fair3,作為自己不會 Rug 的承諾。如果專案未來出現 Rug 或代幣大幅下跌,這部分保證金將分配給所有持有對應代幣的用戶。這實質上是由專案本身來鋪設保險池,來證明自己對專案的信心,並由 Fair3 基金會的機制來進行公正和保障。


對項目而言,這是公開的信用背書;


對用戶而言,購買了公平保證金的項目更有保障和信心;


對 Fair3 而言,則意味著除了用戶的買方


結論:從保險到飛輪的價值演化


Fair3 所代表的不僅是「個人風險防護工具」,更是一個可以被平台、交易所與專案方共同引用的製度型治理產品。


Fair3 CTO 團隊王欣(前快播創辦人)在受訪時表示:


「Fair3不是一個玩短期博弈的項目,它想解決的是幣圈裡長期缺失的‘公共產品結構’,這需要時間去構建,也需要真實的事件去驗證它的價值。也指出:


「當下項目方與平台都在試圖用激勵綁定用戶,但很少有人從『保險機制』角度去構建結構性信任飛輪。Fair3 讓我們看到了這種可能性。」


Fair3 讓我們看到了這種可能性。」


Fair33 讓我們看到了這個可能性。」


Fair3 讓我們看到了這種可能性。」


Fair3基金會機制展示了一種新的可能性:


它把「公平」從一個理想主義的口號,變成了用戶看得見、摸得著的賠付保障;


它把「買入代幣」從投機行為,變成了保險、參與治理的長期購買邏輯。


這套機制的最大價值,不僅是讓受害者獲得賠付,更是透過飛輪效應,逐步累積出一個長期 Holder 的社群。


在幣圈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裡,這或許才是最稀缺的「確定性」。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BlockBeats觀點。


歡迎加入律動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訂閱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帳號: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举报 糾錯/舉報
本平台現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協議,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帳戶, 可以登錄 後發表評論
選擇文庫
新增文庫
取消
完成
新增文庫
僅自己可見
公開
保存
糾錯/舉報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