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30 日,全球迎來以太坊成立 10 週年的重要時刻。以太坊,這個由社群驅動、開源治理的區塊鏈平台,持續引領技術演進與應用擴展,從智慧合約的首創者發展為整個 Web3 生態的核心底座,不僅在金融創新、資產可編程性和數據主權方面引發系統性變革,更在可擴展性、隱私計算和跨鏈互通等領域不斷突破,成為主導性的基礎。
目前,以太坊承載著全球超過 50% 的非比特幣數位資產,包括約 60% 的穩定幣發行總量、超過 60% 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鎖倉資本,以及高達 80% 的現實世界資產(RWA)鏈上映射,如股票市場基金和股票市場基金。這項成就鞏固了以太坊在全球數位經濟及 Web3 生態中的中堅地位。
過去十年,我們堅定不移地建立以太坊生態。這背後,有七個我們始終堅持的理由。
·2015 年以太坊主網啟動,活躍開發者約 1,085 人。截至 2024 年,全球區塊鏈月活躍開發者約 23,613 人,十年年均複合成長率 39%;其中以太坊始終保持最大開發者社群地位。
·2024 年,約有 16,700 名新開發者為以太坊生態貢獻代碼,是 Polygon 的三倍,Solana 的近四倍。儘管近年來熊市影響,整個 Web3 月活躍開發者數量自高峰期略有下降(年減約 7%),但 2 年以上經驗的「老開發者」數量上漲 27%,穩定支撐生態創新。
·資深開發者(程式碼貢獻超過兩年)佔整體 70% 以上,成為以太坊生態持續創新的基石。
·目前全球三分之一活躍的開發者與網路效應
·目前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加密開發者,每月較4% 154%年(<10%)顯著提升。
·以太坊虛擬機器(EVM)生態聚合效應明顯:74% 多鏈開發者在 EVM 鏈上有活躍貢獻,EVM 跨鏈部署者自 2021 年成長了 4 倍。
·Base、Polygon、Starknet 等 EVM 相容鏈吸引大量開發者,共享工具鏈與程式碼基礎,大幅降低創新門檻,增強生態黏性。
·EVM 生態的「程式碼創新」正向 Layer 2 與新鏈遷移:2024 年,主網和 L2s 共同承載了 65% 的創新程式碼,Base 一度佔 EVM 創新邏輯的 25%。
·2023 年全球共有 17 個加密生態,每月吸引千名以上活躍開發者,其中 EVM 鏈佔多數席次。
·Solana(Rust)開發者增速迅猛,2024 年新坊開發者數超過以太坊居第一,但總開發者規模不及總開發者數。
·以 Aptos、Sui 為代表的 Move 生態,開發者基數仍遠低於 EVM 和 Rust 鏈,但增速明顯,專注於資產安全與資源導向、專才集聚。
·以太坊為區塊鏈產業樹立了開放標準與開發工具標桿,從程式碼框架(如 Hardhat、Foundry、OpenZeppelin)到基礎設施(如 L2 Rollup、NFT 協定),有效降低全球開發者入門門檻和學習成本。
·2015 以太坊主線上線,開啟了智慧合約與中心去中心化應用程式(AppsApps)新時代,開啟了智慧合約新時代,開啟了智慧合約與中心新時代。過去十年,以太坊驅動了 DeFi、NFT、RWA(現實世界資產)等多輪創新,成為全球區塊鏈應用基礎設施及創新高地。
·以太坊 Rollup 擴容(如 Optimism、Arbitrum、zkSync)、分片、狀態定價機制創新(Pectra 等升級)顯著提升了網路吞吐量與使用者體驗。
·應用場景從 DeFi、NFT 等拓展至 RWA、AI on-chain、社交、GameFi 等,極大豐富了鏈上生態和跨界創新。
總鎖倉量(TVL)變化:
·2025 年 DeFi TVL 達約 629.
·2025 年 DeFi TVL 達約 629.50 億美元,同比全球 53%,佔全球生態超 53%,佔全球生態超 53%,佔全球生態超 53%,佔全球生態超 53%,佔全球生態超 53%,佔全球生態超 53%,佔全球生態超 53%,佔全球生態超 53%,佔全球 53%份額,頭部協議包括 Lido、Aave、EigenLayer、Etherfi、Sky。市場預期 2025 年底以太坊 TVL 預計將突破 1,000 億美元。
·Rollup 等 Layer 2 TVL 持續增高,EVM 生態主導多鏈連動。
交易量與活躍度:
·以太坊日均成交量(2025 年 7 月):1,605,000 筆,較去年同期成長 44.6%,網路活躍創新高。
·2025 年活躍錢包數已達 1.27 億,年增 22%,多鏈互通加強了用戶基數和開發者基礎。
·2025 年 2025 年 WA 485 年,485 年 20 億美元, 54.9% 在以太坊主鏈完成發行。
·資產與持有者: 以太坊上共發行了 341 個 RWA 資產,資產持有者數量為 81,388 人。
·穩定幣支撐: 作為 RWA 的關鍵基礎設施,以太坊上的穩定幣市值約為 1410.1 億美元,佔穩定幣總市值的 54.7%。以太坊網路中的穩定幣持有者數量超過 1,474 萬人。
·以太坊 Layer 2 中,ZKsync Era RWA 規模達 23.34 億美元,資產 38 種,佔 RWA 市佔率 18.33%。
·資產類型涵蓋美國國債、黃金、貨幣市場基金、股票、企業債等,龍頭項目有 BlackRock BUIDL、Paxos Gold PAXG、Tether Gold XAUT 等。其中 BUIDL 單資產規模超 24.3 億美元,PAXG 超 9.4 億美元。
·全球 RWA 資產持有者 32 萬人,機構及服務商 255 家,RWA 新發行速度較去年同期快速成長。
以太自 2015坊年誕生以來,在性能與擴展性方面經歷了多輪重大技術演進,為區塊鏈行業帶來深遠影響,其中包括:
·2017 年 Byzantium 升級:引入多項 EVM 優化,降低了挖礦獎勵,並為後續打鏈下智能合約迭代打鏈基礎。
·2019 年 Istanbul、Constantinople:提升交易費用效率,增強對 Layer2 的支援與網路抗攻擊能力。
·2020–2021 年 Beacon Chain & The Merge 準備:以信標鏈開啟向權益證明(PoS)轉型,為高效、安全的共識機制奠定了基石。
·2022 年 The Merge(Bellatrix/Paris/Shapella):主網與信標鏈合併,全面完成 PoS 轉換,能耗降低 99% 以上,並為未來可擴展性升級掃清障礙。
·2024–2025 年 Dencun/Pectra 升級:以 EIP-4844(Proto-Danksharding)為代表的技術進步,首次引入分片相關的資料結構,優化資料傳輸頻寬並大幅降低 L2 交易成本。
·截至 2025 年,以太坊透過上述升級實現了能耗極大下降、安全性進一步提升、主網閒置負載向 Layer2 轉移的戰略目標,為後續大規模可擴展性提供了堅實基礎。
以太坊生態的擴容成功,離不開 Layer 2 網路的爆發式發展:
·主流 L2 交易費用通常低於0.10 美元/筆,遠低於主網平均 0.75美元/筆。
領先 Layer2 生態與協議進展:
·Arbitrum、Optimism、Base、zkSync Era、StarkNet、Polygon zkEVM 等已成為資金和用戶主要集聚地。
·2025 年 Layer2 鎖倉量(TVL)持續成長,Arbitrum、Optimism 合計鎖倉規模超 100 億美元,Base 異軍突起,單獨 TPS 一度領先,佔全生態 40% 交易處理能力。
Layer 1 的技術躍遷:以太坊 L1 正從「重執行」轉向「輕驗證」的 zkEVM 範式,透過全面的架構升級提升自身性能與去中心化水平:
·執行層引入 RISC-V 執行層引入虛擬機。
·結算層透過 EXECUTE 預先編譯功能,實現對 Rollup 的原生驗證,將其變成協定層級執行分片。
·共識層升級為 Beam Chain,將最終確定性縮短至約 12 秒,並將驗證者門檻降至 1 ETH,大幅增強網路中立性。
·資料可用性層借助 Danksharding,將吞吐能力提升至支撐生態系實現千萬級 TPS 的水平。
經過重建的 L1 將成為無可爭議的全球資產結算層。其強化的安全性和中立性為 Based Rollup 提供了堅實基礎,從而吸引高價值應用和流動性。這些 Rollup 產生的價值,如 MEV 和交易費用,將回流至以太坊主網,強化 ETH 的經濟模型和安全預算。這種可預測、高度安全的底層協議,是贏得機構信任、推動現實世界資產(RWA)和大規模金融應用採納的關鍵。
「Trustware」:全球經濟的信任引擎。以太坊正演進為一種「Trustware」,即一套將信任生產產業化的基礎設施。它透過演算法以極低的邊際成本產生數位世界必需的有效性和最終性,取代了傳統金融中昂貴且低效的法律、審計和中介機構。透過這種方式,以太坊為全球資產、資本和金融交易的數位化提供了一個可擴展的信任根基,致力於成為支撐未來數位經濟的全球帳本。
全球化共識與網路效應:
全球化共識與網路效應:
全球化共識與網路效應:
·ETH 節點數仍在不斷增長,ETH 價格的上漲和市場預期的提升,直接激勵了更多用戶參與節點運營,過去 7 天內節點數量增長了 8.06%,這反映了持幣者對 ETH 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
中美雙邊認可帶來高主流共識:
·在 ETH 節點網絡中,美國和中國佔據主導地位,分別以 3,986 個節點(佔比 45.73%)和 2,154 個節點(佔 14%)和 2,154 個節點(14%)。 70.44%,充分證明 ETH 在東西方兩大經濟體中獲得了極高的心智認可。
·美、中兩國發達的基礎設施、成熟的開發者生態以及較高的加密貨幣採用率,為 ETH 節點網絡的穩定運行提供了強力支持,ETH 在兩國的廣泛部署不僅增強了網絡安全性,也為其在全球金融和技術領域的進一步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廣泛的去中心化與安全性:
·ETH 的節點分佈於 6個大洲:歐洲節點數僅次於北美,包括德國、英國、荷蘭等國;亞洲雖然對加密貨幣監管嚴格,但中國、日本和韓國仍經營了大量節點;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增長迅速,包括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尼日利亞等國家,顯示了 ETH 在新興市場的強勁潛力。
·雖然美、中佔比有絕對優勢,但節點數佔比超過 1% 的國家仍有超過 10 個,包括德國、日本、法國、英國、加拿大、新加坡、荷蘭等。如果將執行層和共識層分開統計,其節點分佈將更離散,這些是 ETH 被公認為最去中心化、最安全的公鏈牢不可破的基石。
4.2 多樣性客戶端 4.2 多樣性客戶端 4.2 多樣性客戶端 4.2 多樣性客戶端 規模龐大的多樣化客戶端: 6 種主流用戶端(不包括佔有率過小的),包括 Geth、Nethermind、Besu、Erigon、Reth 和 EthereumJS,共有 15,018 個客戶端正在運作。這些客戶端各具特色,滿足了不同使用者和開發者的需求。 Geth 作為最廣泛使用的客戶端,由 ETH 基金會直接維護;Nethermind 和 Besu 則更注重企業級應用,提供了高效能和可擴展性;Erigon 和 Reth 則專注於優化資料儲存和同步效率,為開發者提供了更有效率的工具。 ·在共識層,ETH 同樣支援 6 種主流客戶端(不包括佔有率過小的),包括 Lighthouse、Lodestar、Nimbus、Teku、Prysm 和 Grandie,共有 8,850 個客戶端正在運作。它們透過不同的技術實現,確保了 ETH 共識機制的多樣性和安全性。例如,Lighthouse 以其高效能和低資源消耗著稱,適合個人節點業者;Prysm 則因其易用性和豐富的功能成為許多機構的首選。 全面支援多語言、多系統: ·ETH 用戶端在技術相容性方面表現出色,全面支援主流開發語言,包括 Go、Java、Rust 等。不僅降低了開發者的學習成本,也吸引了來自不同技術背景的開發者參與 ETH 生態建設。 Geth 適合熟悉 Go 的開發者;Nethermind 基於.NET 框架,為 C# 開發者提供了便利;Reth 和 Lighthouse 則使用 Rust 語言,吸引了注重性能和安全的開發者。 ·ETH 用戶端全面相容於 Linux、Windows 和 MacOS 等主流作業系統,滿足了不同開技術堆疊需求。這種跨平台相容性不僅提升了客戶端的易用性,也擴大了 ETH 的使用者基礎。例如,個人開發者可以在 Windows 環境下快速建立節點,而企業用戶則可以在 Linux 伺服器上部署高效能的用戶端。 ·強大的兼容性為 ETH 贏得了廣泛的社群支持。 Geth 作為 ETH 基金會的官方客戶端,擁有龐大的開發者社群和豐富的文件資源;Nethermind 和 Besu 則透過與企業的深度合作,推動了 ETH 在企業級應用中的落地。客戶端的多樣性不僅保證了技術的創新和迭代,也加速了 ETH 技術生態的發展。 Restaking 規模穩健增長,協議豐富: ·ETH 作為 Restaking 和 Liquid Resta 擴大的尺寸而擴大其大小的生態規模。 ETH Restaking TVL 超過 199.6 億美金,佔全部生態 264.1 億美金的 76%,是排名第二 BTC 生態 54.2 億美金的 4.9 倍,持續走高的 TVL 不僅提高了資金利用率,還增強了 ETH 網路的安全性。 ·ETH LST TVL 超過 140.8 億美金,佔全部生態 147.5 億美金的 95%,是排名第二 Solana 生態 2.9 億美金的 48.5 倍,其通過將質押資產轉化為流動性代幣,為用戶提供了大量資金 ·ETH Restaking 生態不僅規模龐大,也孕育了多個創新協議。 EigenLayer 和 Symbiotic 最具代表性,其 TVL 分別高達 181 億美金和 15.4 億美金;LST 協議更加豐富,TVL 超過 1 億美金的協議有 7 個,超過 10 億美金的協議有 3 個,分別為 98 億美金的 ether.fi 億,15.61. Renzo,協議數量和多樣性遠超其他生態。 EF 迎接新的管理團隊: EF> ·自 2018 年起 Aya Miyaguchi 即擔任 EF 的執行董事,帶領 ETH 完成了眾多里程碑。本次轉任主席後更多負責推動策略合作及維護關係,將減少具體事務的直接參與。 7 年後的管理團隊調整,向外界釋放了 EF 自我迭代的明確訊號。 ·Hsiao-Wei Wang 與 Tomasz 的雙執行董事架構分散了決策責任,降低了單點故障風險,兩位執行董事各自的技術和管理背景也形成了極強的互補,本次管理層更新也收到了來自社區和歡迎業內機構的祝賀與歡迎。 新管理團隊的帶來明確的方向和重點: ·Hsiao-Wei Wang 強調,長期他們將以"指導原則"(核心價值)和"具體目標"(可衡量的影響力與韌性)為雙輪驅動,推進基金會基金會。 ETH 的四大基石——抗審查性、開源創新、隱私保護與安全性依然是他們一切決策與行動的底層依據。 ·針對未來 1 年,他們將明確聚焦三個關鍵點:擴展 ETH 主網(L1)擴展性、優化數據 Blob 處理和改善整體用戶體驗(UX),同時也提到了包括機構級 SDK(集成託管接口、合規審查與 Gas 費優化模組)、基於 Noir零知識編譯器的企業錢包、進軍亞太與歐洲市場,與新加坡數位港和瑞士加密谷合作等具體落地事項。 三個新組織: ·EF 今年陸續設立了三個重要組織,分別專注於技術、治理和機構整合。 ·最受矚目的 Etherealize 是 ETH 生態系統的機構級營銷和產品部門,旨在推動 ETH 在傳統金融市場(例如華爾街)的採用,在向機構推動 ETH 作為價值存儲資產和底層技術平台的同時,構建金融產品,將 ETH 生態和機構資金打通循環,提升主網經濟循環。 Etherealize 的設立明確了 EF 推動機構採用和建立開放金融的決心。 ·EF Silviculture Society 是由 15 位非基金會成員組成的顧問團,主要職能是確保 ETH 生態系統的發展符合開源、隱私、安全、抗審查等核心價值觀,宣示了 EF 對資深開發者和行業專家的尊重和進一步優化社區治理結構的信心。 ·Ethereum Foundation Research 則定位為 EF 的研究中心,由應用研究小組(ARG)、共識研發、密碼學、協議安全和 RIG 五個團隊組成,分別涵蓋了 ETH 未來發展路徑中最重要的五個環節,為技術演進提供基礎保障。 EF 的組織架構可分割為四大職能板塊:協定研發(PR&D)、生態發展(EcoDev)、營運保障(Ops)與隱私與擴展探索(PSE),EF發揮了跨團隊合作的橋樑作用,但不對每個專案進行微觀管理,鼓勵團隊「以自我為主,各盡其責」,這樣的治理理念和實踐一直為全行業樹立了極佳的標竿。 守護「無限花園」: ·4 月,Aya Miyaguchi 和 Vitalik Buterin 聯合發布了題為《ETH 基金會願景》的文章,將 EF 的使命,角色、高優事項和核心原則再次重申,他們指出,ETH 的力量不僅應在去中心化的技術架構上體現,也應該延伸到組織層面的自治。 ·EF 將自己定位為「無限花園」的守護者,絕不是中心化的權力節點,而會致力於引導生態中的項目、社區和基建,增強生態整體的能量,既要“完成今天只有 EF 能做多樣化的事”(例如自主化客戶端,網絡升級),也要“完成今天只有 EF ” ·EF 的工作重點也十分明確:第一,最大化 ETH 用戶數量,並確保用戶能夠真正受益於 ETH 的抗審查性、開放性與隱私保護;第二,提升 ETH 技術與社會基礎設施的韌性,確保生態系統即使在極端情況下也能獨立、健康運作。 生態系統發展的未來: ·7 月 10,EF 發布了最新的《生態系統發展未來》願景聲明,首先明確了要最大化直接或間接使用 ETH 並受益於其底層價值觀的人數,其最大化 ETH技術和社會基礎設施的韌性,具體路徑是引入四個策略支柱(加速、放大、支持和長期疏通)、建立新的治理框架以及改革其資金管理策略。 ·在生態加速上,EF 新成立了細分方向的支援模組,包括:企業關係、開發者成長、應用程式支援和創辦人支持,每個模組都有明確的負責人和詳細計劃。 ·在資金改革方面,EF 也在 2025 年將未來營運支出佔比從 15% 降至 5%,逐步趨近捐贈型機構標準,並進行鏈上資產部署,確保長期財務緩衝。 ETH ETF 從無人問津到爆發式成長: ·隨著監管框架的持續友好,DeFi 融入傳統金融敘事,ETH 價值承載能力完成再次築底。 2025 年 5 月至今,ETH ETF 總交易金額逐步回升至 10 億美元以上,最高成交額超過 30 億美元。 ·ETH ETF 的淨流入也呈現強勁的成長動能。在過去的兩個月中,ETH ETF 幾乎實現了連續淨流入(除個別幾日的低額淨流出),單日最高淨流入金額超過 7 億美元。 ETH 價格、單日淨流入和總淨資產之間呈現出高度擬合的上升趨勢。 ·截至目前,美國市場 ETH 現貨 ETF 累計淨流入為 88.9 億美元,總資產淨值 204.8 億美元,分別占美國市場 BTC 現貨 ETF 累計總淨流入 547.3 億美元的 16.2%、總1600 億美元的淨值 機構大舉增持改善了 ETH 持倉結構: ·與 BTC ETF 類似,ETH ETF 的發行方也囊括了全球各大知名資管機構,包括 iShare, Grayscale, GTH, Grayscale, 1966, 60066, Gpa 共享格雷ETF,發行方數量已經很接近 BTC ETF 的 12 家。 ·各大 ETF 的踴躍流入改善了 ETH 的持倉結構,其 2025 年機構持倉佔比為 27%,是 2024 年 12% 的近 2.5 倍,交易所流通量,比 18%,較 2024 年反映了 ETH 4 年的長期看好,也為一般持有者提供了更強的信心。 ·與此同時,隨著 ETH 網路使用率回暖,其交易費正在持續增加,有效抵消了一部分 ETH 的通膨速率,歸因於 PoS 機制和 EIP-1559 的銷毀機制,ETH 的通膨率已被顯著抑制。截至 2025 年 7 月,以太坊的通膨率處於較低水準。 ETH 財庫策略得到美股市場迅速回應: ·隨著 BTC 財庫策略在美股市場率先打開局面,ETH 作為優質資產也迅速找到了自己財庫策略飛輪。目前 ETH 財庫戰略儲備為 231 萬枚,淨值為 85.6 億美元,這一數字已接近 ETF 持有量和淨值的 40%。 ·目前正式建立 ETH ETF 財庫策略的公司共有 63 家,相較於 2025 年 4 月的 5 家,這一策略在短短 4 個月內獲得了機構的高度共識。 ·最具代表性的兩家 SharpLink Gaming 和 Bitmine Immersion Tech 分別儲備了 36 萬和 56 萬枚 ETH,市值分別為 13.4 和 21 億美元,已經超過了 ETH 基金會的 23.7 萬枚;除此之外還有 Digital Digital Digital, BTCs, GameSCoinqa 等數家公司。 更多機構持有人將持續抬升 ETH 共識高度: ·建立 ETH 財庫策略的機構也呈現了高度多樣化,重量級操盤手陸續入局。 Catherine Wood 的 ARK Invest 透過收購 1.82 億美元 BMNR 普通股來推進 ETH 財庫,SharpLink Gaming 在 5 月的私募融資中,也獲得了 Consensys, ParaFi Capital, Electric Capital, Pantera Capital, Galaxy Digital 的參與,ETH 聯合創始人、Consensys 創始人兼 Electric戰略儲備的幕後推手則是華爾街知名策略師、Fundstrat 共同創辦人 Thomas Lee。 ·除了 ETF 機構、美股公司和 Crypto 公司外,其他類型機構也在採用 ETH 作為主要資產類型。川普家族的 WLFI 從 2024 年 12 月成立起,最高持有 7 萬枚 ETH,仍在持續購買。 ·Joseph Lubin 在 6 月也曾表示公司正與某主權財富基金和銀行在 ETH 生態建立基礎設施的可能性。隨著多樣化機構持有者的進入,ETH 的共識將變得更加立體,範圍也將更加廣泛。 ·Crypto 專案行和交易所也積極增持 ETH,除了 ETH 基金會外,PulseChain 持有 16.6 萬枚,Golem Foundation 持有 10.1 萬枚,Gnosis DAO 持有 6.6 萬枚,Coinbase 持有 13.7 萬枚。 ·參考 BTC 的成長路徑,我們認為 ETH 新一輪的價值築底仍在進行中。隨著機構的大規模採用,ETH 的價值屬性將與其他山寨幣進一步分化,並向 BTC 靠攏。同時,ETH 獨一無二的去中心化、安全性和鏈上經濟生態將持續與傳統金融耦合,進一步抬升 ETH 的價值捕獲能力,因而我們認為 ETH 也將會有較好的上漲持續性。 OKX 錢包在 ETH生態數據: ·最早一批支援以太坊網路以及其生態的錢包,并快速響應每一次官方升級。 ·2024 年,OKX Wallet 提供的以太坊 API 日調用量已突破900,000次,涵蓋錢包管理、智能合約交互與鏈上資料查詢等核心能力。 ·2024 年,以太坊基金會(以下簡稱“EF”)成員 Justin Drake 與 OKX Web3 產品負責人 Owen 進行了深度對話,就以太坊 2.0 的技術改進、共識機制、可擴展性、安全、DeFi、用戶體驗、生態系統、環境影響以及未來發展與深度交流等多個方面戰略。 ·OKX Wallet 於2025年7月共同主辦 ETHCCCannes 2025 Builder’s Club 等三大「Builder Experiences」專屬活動,邀請逾150支核心專案團隊及生態開發者參與,從技術 Builder Experiences」專屬活動,邀請逾150個核心專案團隊及生態開發者參與,從技術性、駭客任務到 Web ·OKX 上線,「ETH 五折狂歡」活動,活動期間,用戶每交易滿 1 個 ETH,即有機會贏取 0.5 個 ETH 獎勵,每人最多參與 10 次,每天將會釋放 10 個 0.5ETH 大獎;的加息券;發布活動內容並成功邀請 1 名新用戶交易,還可領取 100 USDT 合約體驗金。 OKX Ventures投資眾多以太坊核心賽道: ·基礎設施與擴容,如:Arbitrum、ZKsync、Scroll、Taiko、StarkWare ·去中心化質押SS與再質押,如:SSV、etherp>與鏈上應用,如:Myshell,Altlayer ·跨鏈與資料可用性,如 Avail ·未來,OKX Ventures 將繼續深耕以太坊生態,捕捉技術迭代與新興用例帶來的機會,助力行業長期發展。 過去十年,以太坊不只是一條公鏈,更是一種力量。它讓天馬行空的想法轉化為真實運作的程式碼,把過去需要層層中介才能完成的金融和合約場景,直接交還給開發者和使用者自己。每一次智慧合約的部署、每一筆去中心化金融的交易,都在證明──去中心化協作和透明治理,可以撐起一個開放、包容的數位世界。十年裡,以太坊承載了人們對自主和公平的渴望,也見證了社區如何為共同理想持續奮鬥。 在這條路上,OKX 從不旁觀,透過 Wallet 打造鏈上入口、交易聚合器、探索等等,讓用戶能輕鬆體驗它的無限可能;用投資與孵化,讓那些創新項目有機會落地生長。我們不是匆匆的過客,而是一路同行的建造者:在以太坊的每個關鍵時刻,都願意貢獻技術、資源和熱情,陪伴它一同成長,迎接更遠的未來。 因為,建設者,才是以太坊最虔誠的信徒。 本文僅供參考。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本文無意提供 (i) 投資建議或投資推薦; (ii) 購買、出售或持有數位資產的要約或招攬; (iii) 財務、會計、法律或稅務建議。我們不保證該等資訊的準確性、完整性或有用性。持有的數位資產(包括穩定幣和 NFTs)涉及高風險,可能會大幅波動。您應該根據您的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位資產是否適合您。有關您的具體情況,請諮詢您的法律/稅務/投資專業人士。請您自行負責了解並遵守當地有關適用的法律和法規。 歡迎加入律動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訂閱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帳號: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4.3 Restaking 數據
五、不斷自我迭代的官方治理組織
5.1 EF 管理階層的持續升維
5.2 先進的群集社區化治理結構
5.2 先進的群集社區化治理結構
5.3 不變的「無限花園」願景
六、機構的大規模採用
6.1 ETH ETF 成為機構資金的二級火箭
6.2 ETH 成為重要的美股財庫資產
七、與 OKX 的良好合作關係
7.1 OKX 是以太坊生態堅定的建設者
免責聲明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 BlockBeats 觀點